??诰W首頁 |  國際旅游島 |  房產 |  汽車 |  健康 |  時尚 |  教育 |  瓊臺人文 |  圖片 |  彩票 
您當前的位置 :??诰W首頁 >瓊臺人文 > 南海風云
母瑞山革命根據(jù)地:最艱苦的歲月怎樣度過的
來源: 海南日報 作者:李科洲 洪寶光 林先鋒 時間:2011-06-20 12:49:15 星期一

  這里掩埋著200多具紅軍戰(zhàn)士尸體

  尋找棺材溝

  “就是它了!”母瑞山革命根據(jù)地紀念園園長王學廣指著一塊大石壁興奮地大叫。盡管他前一天已事先踩過點,但6月14日,當再次來到棺材溝時,他還是難掩激動。

  棺材溝位于母瑞山中,是個和瓊崖紅軍有密切關系的革命遺址。同行的定安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、副研究員崔開勇告訴記者,1932至1933年間,國民黨對瓊崖蘇區(qū)進行第二次“圍剿”,有200多位紅軍戰(zhàn)士在這一帶獻出了生命。

  盡管史料中多次提到這一地點,但多年來,有關部門從未將之列入革命遺址并探查過它。崔開勇說,他在定安從事黨史研究工作20多年了,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棺材溝。這一次的發(fā)現(xiàn),為母瑞山革命根據(jù)地又增加了一個遺址,通過它,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刻地了解到當年紅軍所經歷的那段艱苦歲月,意義重大。

  采訪前,記者聯(lián)系定安縣委黨史研究室,提出希望探訪這一遺址。為了找到它,王學廣一連打了十幾個電話,詢問或走訪了30多人,并通過實地探查,才最終認定了棺材溝的確切地點。它就位于現(xiàn)中瑞農場合山2隊6段的膠林中。

  在翰林鎮(zhèn)至中瑞農場的公路邊,沿著一條小路上山,行走約1公里,便來到了棺材溝。山很陡,爬到一半時,一行人便氣喘噓噓,停下來休息。而73歲的王學廣卻健步如飛,把我們拉在三四十米開外。崔開勇笑著對他喊道:“別走太快,有‘紅軍’掉隊了!”

  這時,有人拿來樹枝當拐杖;有人說好像被毛毛蟲咬了,身上奇癢;更有人驚呼被山螞蟥叮上了。

  到達目的地后,發(fā)現(xiàn)棺材溝果然名副其實。長長的山溝很像一口棺材,沿西北———東南方向靜靜地“安放”著,溝水也沿著相同的方向一直流下山。不過,現(xiàn)在的溝水很小很小,到半山腰就斷流了。棺材溝里種滿了橡膠。膠林的主人、中瑞農場85歲的老職工陳仁傳告訴記者,十幾年前,這條溝可是常年有流水聲的,而在70多年前,這里更是一片原始森林。

  抬頭一望,棺材溝的一邊長滿了野芭蕉,約有上百棵??梢韵胂?,當年的野芭蕉更加茂密。棺材溝的西北頭,有一個小潭,水僅沒過腳踝。潭里有火柴棍般小的魚,幾乎全身透明,正自在地游來游去。

  棺材溝的中間地帶,是一塊石壁,寬約3米,長約5米。同行者中有人開始暢想:紅軍當年一定坐在石壁上開過會、聊過天。有人應和:“要在這光滑的石壁上放一張地圖,看起來多舒服!”

  下山后,我們走訪了附近的苗族村莊中瑞農場馬郎田村。59歲的農民蔣德光說,很多年前,村里的人經常到棺材溝打獵,那里有個小水潭,還有一塊很光滑的大石壁。這一描述和我們所看到的十分吻合。

  陳仁傳也告訴我們,1997年,他在挖膠林環(huán)山行時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陶瓷制的勺子和碗,碗里畫有花或魚的圖案,呈藍色。在水潭的石縫間還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土罐,罐底有燒黑的痕跡,保存完好。據(jù)此,他當時還跟兒媳婦分析,這里以前可能有人居住過??上]想到這些人就是紅軍,否則他也不會把那些碗具當成垃圾又埋到地下。

  王學廣說,這兩個發(fā)現(xiàn)形成了一個證據(jù)鏈,基本上可以判斷這里就是黨史材料上所說的棺材溝。過些時候,他要再來這里,想辦法把地底下的碗具挖掘出來,放到紀念園里展覽。

  崔開勇告訴記者,早在1928年1月,定安縣委奉瓊崖特委指示,就首先來到棺材溝開辟根據(jù)地。3月,才到母瑞山腹地滑溝蓋茅草房。再后來,滑溝成了中共瓊崖黨政軍三大機關的駐地。滑溝被國民黨稱為瓊崖共產黨的“大窩”,而這個“大窩”的起點就是棺材溝。

(編輯:謝軍輝)
?

網友回帖

       xud988.cn AllRights Reserved      
??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 0898—66822333
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63.com
瓊ICP備2023008284號-1